孔憲法,前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教授 / 收錄自《台灣建築史學會通訊第三號 2023.02》
懷念徐明福教授的時候,將近五十年的相處,點點滴滴,斷續浮現。
依稀記得是在民國六十五年秋冬之交,撰寫學士畢業論文的初期。有一天,指導老師黃秋月教授跟我說,你去找建築系碩士班的「許」明福。我就騎著老而彌堅的腳踏車到建築系去,那是我很熟的一條路。當時的建築系在成功校區的東北角,都市計劃系在光復校區榕園北側偏西,小東路對面還都是營區,很少走,自然地就騎過成功湖邊的文學院,穿過兩個校區在勝利路相望的校門,經過化學系,左轉工學路去建築系。兩個系的空間距離比現在遠得多,但是系際互動十分頻繁。首先是課程,其次是師資淵源,其三是美術社。都計大一有兩個學期的素描課必修,梁小鴻老師教的,每星期到建築系中庭北側二樓的畫圖教室上課,教室裡頭除了石膏人像與蠟製水果,還陳列著一些學長們的優秀素描作品,至今我還記得一些畫面,特別是扈克中的靜物,才華橫溢,他是高我一屆都計系轉到建築系的。北面窗外的小庭是整排欖仁,欖仁小徑向西轉工學路口是女生宿舍,向東到底是女生餐廳,冬天的欖仁葉會壓滿屋面與小徑。
已經忘記那天我們談了甚麼還是拿了甚麼資料,但是兩件事情還在腦中。第一,學長是「徐」明福,人很親切,像鄰家大哥。第二,原來他就是建築系享譽校園的四重唱男高音!之前,是在台下遠望,從此,直接討教,但不是音樂。腦中瞬間閃過近五十年前入學的一些畫面,當年兩系在成大樂壇頗有份量:都計系第一屆男生三重唱,是西洋流行歌曲,偏民謠;另有一個西洋熱門樂團,主唱是建築系傅立禮,都計系第一屆轉建築的,偏搖滾;建築系還有徐老師在內兩男兩女的古典四重唱。多年以後重返成大任教,徐老師早已封嗓收山,他跟我說當年的三位夥伴都到美國去了,頗有知音遠去難再尋伴之慨。可能很多晚期弟子完全不知徐老當年舞台風采,但是徐門不少子弟音樂造詣高強,音樂、美術、攝影、建築,融為一室,C+A可加碼詮釋。
有緣會再相逢。那次相識之後,沒有其他互動印象,似乎彼此論文發展方向不同,因為,我選擇探索台南古蹟的觀光規劃,徐老師碩論探討了居住性社區街坊。那個時期,透過賀陳旦助教的引介,建築研究所另外幾位學長的論文更吸引我的注意,因為他們的主題是我當時關心的中國建築與城市史。特別是關華山探索紅樓夢建築,引起我對紅樓夢的好奇,但是,怎麼也讀不進去,最後,讀了未央歌。另外,是林會承的鹿港街鎮結構研究,後來成書出版,許多年來,我在一些課程裡都建議學生閱讀。大學畢業之後,因緣際會,我加入台大土研所剛成立的都市計畫研究室,參與信義計劃都市設計、板橋林本源庭園測繪、太平山森林遊樂區規劃、澎湖觀光發展計畫等,然後到金門服役走看傳統聚落與建築,我的興趣越來越偏向景觀與傳統聚落。差不多同一段時間,交情頗深的學妹郭瑤琪進入張世典先生主持的淡江大學都研室,偶爾去看她,徐老師有段時間也在那裏工作,記得當時淡江都研室幫台北市研究整體都市設計策略。徐老師從住宅到都市尺度的設計,似乎比我更深入都市規劃。
民國七十六年回成大任教,徐老師大概早一年返校。此時,建築系已經搬到光復校區,與都計系為鄰,共用李灼明設計的「新館」。兩系空間上沒有距離,專業分化卻更明顯了。年輕一代的老師似乎只剩下我跟建築系往來較多。都計系在縣市綜合發展計畫與風景區規劃方面持續獲得政府委託研究,我參與其中,並進一步推向產業園區研究。建築系方面,傳統建築與聚落的研究正在升溫。例如,傅老師去英國進修,但是留下與學生一起努力完成的「安平建築」;孫全文老師研究赤崁樓地區,並與德國Darmstadt大學的Koerte教授合辦建築保存的國際研討會。徐老師的傳統建築研究也開始系列編輯出版。當時,除了跟徐老師碰面之外,還跟吳玉成同住成功校區單身教職員宿舍,近水樓台,得以收存到該系列開始的兩冊(圖1、圖2),研究、編印都十分優秀。雖然早年參加過板橋林本源庭園測繪工作,在金門服役也認真跑了一百多個大小村鎮,觀察傳統聚落與建築,我畢竟不是建築科班出身。可是從較寬廣的外行角度看,這系列選擇結構行為與建築比例開頭,似乎十分高明。回想起民國六十七年測繪林本源庭園的時期,也是台灣從林安泰事件後,首次重大實測與保存傳統建築的階段,藉由實測,體認許多課題有待深入,曾經聽到夏鑄九教授與土木系茅聲燾主任談論「牆倒屋不塌」亟需實際的力學研究等。徐老師能央請許茂雄教授鼎助,擴增了過去以形式審美為主的研究傳統,跨出當時興起的頗具感染力的念舊情懷,為傳統建築價值補強了理性與科學論述。
圖1 傳統建築研究系列第一冊 | 圖2 傳統建築研究系列第二冊 |
這段時間,台灣整體在結束戒嚴時期的過程中,社會充滿各種新的想法與活力。對於都市發展與文化資產,我們從校園裡走出去提出不同於以往的想法。當時成大都計與建築兩系成員有時直接對中央與地方政府提出強烈不同看法,其中的里程碑當推良美大樓與台南地方法院兩案;大致皆由資深的黃秋月教授領銜,徐老師跟我都參與了相關活動。良美大樓就是今日台南後火車站旁的大遠百香格里拉,當時台南市剛開始實施容積率管制,這塊鄰近火車站與成大運動場的基地,都市計畫給予的容積高達800,這是當時全台南市容積率的最高水準(圖3);建設公司又提出台南第一高樓開發計畫(圖4),對於台南的傳統建築形式及城市紋理可能造成的衝擊,以及其產權持分方式可能引發的管理問題,都引起疑慮。過程中,也有人提出這棟建築得以超高,是因面對成功大學運動場,將之視作「永久綠地」,成大學者為主的團隊就前往市政府表達關切,記得徐老師也在其中。冗長的都市計畫與建築管理程序之間,我出國進修,未能了解。總之,應該是修改後獲得建築許可,四年之後回國,高樓聳立在運動場南側,經過若干年經營問題,遠百集團接手,如今成為台南車站與成大商圈的地標。
圖3 良美大樓案的基地與發展強度 | 圖4 良美大樓的超高層設計構想 |
台南地方法院則是當年傳出司法院有意拆除重建,引發文化資產價值與保存的爭議。透過理性地闡述,成大學者為主的保存主張,引起廣大的共鳴,黃秋月教授更帶隊北上拜訪司法院林洋港院長,最後促成地方法院取得文資身分與保留。這次活動獲得廣泛的重視,「空間雜誌」主編林栢年南下與我們討論之後,在1990年12月號特別刊出(圖5),徐老師、王明蘅、我、吳玉成都撰寫專文申論看法(圖6、圖7)。保存地方法院的過程中,我曾接到調查局台南調查站電話約談,我請他們直接到成大都計系辦公室裡,經過一番意見交換與說明之後,並沒有其他困擾。曾經徵詢過其他參與活動的老師,似乎沒有其他人受到特別關切。此後,又經過各界多年努力,台南得以保有這棟國定古蹟,以建築實體及其空間設計,見證司法制度演進的歷程。
圖5 空間雜誌1990年12月封面 | 圖6 孔憲法專文 | 圖7 徐明福專文 |
民國八十年到八十四年,我再度出國讀書。這段時間,都計系老系館拆除重建,一部分教學與研究空間搬到唯農大樓。感謝建築系提供一間教師研究室給匆匆返國的我暫時安頓,大約一整年時間,在建築系辦公室樓上,與方玲子老師為鄰,走下半層樓左拐兩次幾步路就到徐老師與傅老師辦公室。我非常喜歡兩位老師共用研究室的模式,因為與兩位都熟,常找機會過去。一方面想起台大土研所都研室創立的日子,王鴻楷與夏鑄九兩位老師也是以書櫃概略圍塑研究空間,在兩位老師的書櫃之外,整個研究室由研究生與助理共用,容易交換資訊、想法,促進相互學習。另一方面想起出國前曾經與都計系少數老師討論過,新系館可否用類似的模組設計研究空間,可惜,這種想法還是沒有在新的都計系館採用。
除了空間距離更近,兩系之間的交往也更緊密了。面對新世紀的迫近,都計系姜渝生老師組織了「台南21世紀協會」,建築與都計系多位老師積極參與相關活動,包括徐老師、傅老師,以及旅美期間就與姜老師交遊甚密的王明蘅老師、都計系的黃崑山老師。當時年富力強的老師們還帶動不少熱心的學生參加各種活動。這個時期,文建會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在各地展開,民間草根力量興起,參與公共事務。台南市的安平第一街議題,已不僅是建築保存,而是街區發展與保存;赤崁樓、孔廟周遭地區,都成為地方重要議題。加上先前逐漸開展的古蹟保存、台南運河再生,面對二十一世紀,建築與都計專業有太多緊迫的任務!我們都互相支援。手邊還留下的若干工作資料裡,在台南21世紀協會主導,我主要負責的鳳凰1000植樹計畫、運河再生計畫,都有徐老師參加。徐老師此時已經有相當壯大的團隊,其中一件持續數年的重大工作,是推動孔廟文化園區的保存與活化,我也獲得邀請共事。民國85年5月向文化中心提交的計劃書裡,清楚勾勒出結合都市保存、社區總體營造,以及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的規劃契機的推動遠景。在隨後幾年,從中央與地方政府,爭取經費系列推動研究與實踐。徐老師選擇了Eco-museum的概念作為活化的理論指導,加上陳世明老師團隊的社造基礎,從台南21協會時期合作的新生態文化基金策畫活動,以及其他地方熱心人士參與,在市政府成立相關推動小組等等,長達五年以上的時間,徐老師都是主要推手,早已超過一般建築設計思維(圖8、圖9)。做為團隊中的一員,經常可以感受徐老師綜領方向、分項授權、厚給資源、及時統整的優良領導風範。這些經驗與團隊,隨後也投入總爺糖廠的保存活化規劃。跨域長期操作研究計畫,非常不容易,有時我猜想,或許一部分是天賦特質,另有部分跟早年在淡江都研室裡的跨域經驗有關。
圖8 民國87年孔廟文化園區活動 | 圖9 民國90年孔廟文化園區活動 |
我沒有問過徐老師,或許是由於台南21世紀協會所涉及的領域太寬廣,或許是在台南市到京都大阪考察所見,或許是早已存在徐老師心中許久的想法,在風起雲湧的市民參與地方發展浪潮裡,徐老師在上個世紀結束前,糾集好友們成立了「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我也獲邀在列,參與了一些前期活動,也見證它的成長。基金會的成立,使得一些活動能夠在大學體制之外開展。剛開始的時候,基金會址設在祀典武廟前埕西側一棟街屋的樓上,與傅老師的主持的「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為鄰,基金會成員大多是徐老師的故舊門生,就像成大建築系史論組拓展了另一個研究空間。成員們浸潤在赤崁樓、大天后宮、武廟所在的傳統街區與諸多行業氛圍裡研究、工作、開會,古色古香!樓下是鎮傳米糕四神湯名店,漸漸地就習慣臨走順便帶些點心,到後來,基金會換地方了,仍然三不五時專程去採買回家,我的舌尖也融進了古都風味。前兩年那家店結束營業,偶爾經過,還覺悵然。
徐老師走出象牙塔,以專業貢獻社會的崇高理想,卻得面對維持基金會營運的不易。我的了解,除了研究案的收支勉強平衡,還有不少仰賴朋友們捐助。即便如此艱困,古都的夥伴們還是不斷從理想萌發創意。徐老師幾位傑出弟子吳玉成、張玉璜、顏世樺等主筆發行「路克米」宣揚古都基金會的理想(圖10),推動老屋利用與烘培而成立「好務」,都是好例子;直到今天,隔段時間,我們家的餐桌上就會出現各式「好務」美食,吃得美味,吃得安心。這些是無數不同嘗試中比較成功的案例,背後的苦心實踐,外人很難理解;這些都源自徐老師與朋友們的理想與毅力。從影響的廣度與深度而言,「老屋欣力」無疑是其中最閃亮的創意與實踐(圖11)!老屋欣力真正推動了民間參與投入老屋的活化利用,並進一步影響台南市政府,甚至台灣其他城市效法。這遠遠超過了一位教授及其研究室在象牙塔中能夠發揮的影響力。
圖10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刊物「路克米」 | 圖11 2010年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所推行的「老屋欣力」 |
回到校園,徐老師以其學術與社會貢獻,獲選為規劃與設計學院的首任院長。這個新成立的學院,除了原來工學院時代陸續成立的建築學系、都市計劃學系、工業設計系,還設立了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為了與全球接軌,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全面使用英文教學、研究、發表。受限於學校師資員額,草創初期的六位師資,分從工設系選派三位教師兼任、建築系兩位、都計系一位,我也「榮獲」點派。在創產所逐漸補充專任師資之前,我們堪稱規設院六壯士,本系的工作難減,創產所的新課要開,還要兩頭帶研究生寫論文,可以深刻體會國歌那句「創業維艱」。而帶領新學院,還要兼顧古都基金會的徐老師之辛勤,可以想見!印象中,他仍然是步履飛快,和氣面對各種繁雜,想方設法折衝解決。不過,似乎偶爾提到腰背的不適,在人生半百的開始,燃燒,過速過猛了。
在學術界服務,作育英才。成大建築系從創立以來,就是台灣這個領域的第一,有些時期,高居聯考前十大志願,成大建築系,人才濟濟!在徐老師的學術研究與指導中,看到許多傑出的成果。例如,吳培暉的聚落研究,對城鄉規劃深具意義,但是都市規劃領域學者少有機會接觸,因此,我特別加以徵引,與林會承教授的鹿港街鎮研究一起編寫進入台灣城鄉發展的教材裡。此外,吳秉聲使用早年的地籍地形測繪圖,追溯台南市的水系與街區變遷;鄭安佑從經濟學及產業的角度探討城市與聚落體系的發展變遷,都是很有創見的研究方法與資料突破,對於地理學、都市規劃學都深具意義。這些學術成果,除了個別才子的稟賦與努力,徐老師跨領域的洞見、指導與支持,功不可沒。我深深感覺,能夠跨越科系藩籬,經常出入徐老師的研究室,參與一些整合型研究,或者受邀審查論文,跟著一起成長學習,是一種幸福。然而,就像徐老師平常行走的速度、書寫的敏捷,一切,走得太快了!
1 Comment
[…] 【專文】鄰家大哥 — 追憶徐明福教授 2023-02-14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