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孟穎,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 收錄自《台灣建築史學會通訊創刊號》
本書撰述1920年至2000年近百年台灣公共住宅史,書中介紹自日本殖民、戰後威權、1980年代開啟形式民主三個政權時期,五種公共住宅的理想住宅範型與文化想像。其中,有日本殖民建築專業者轉譯,也有美援技術顧問之引介,當然還有戰後中國移民技術官員與台灣建築專業者的重新詮釋。這些不同的文化對於住居的觀點,共同交織出台灣新住居的形式與文化想像。
殖民時期的公共住宅發展,可區分為2個歷史階段,一是經濟保護事業下的公營住宅,二是戰時節約資源的營團住宅。1910~1936年公營住宅經營目標,為住宅改良(日本化)的文化目標,二是營建衛生與安全住宅的社會目標。這兩個目標皆是為回應殖民地經營,需要健康生產力的結構需求。殖民地政府採取衛生監控的治理機制,透過市街改正與家屋改良等空間改造手段,對移住台灣的內地人進行規訓。理想的住宅是能排除髒污、節省家事勞動效率與氣候調適的住宅,並能展現進步國民與帝國榮譽的住居形象。1937年戰爭的白熱化,擔綱後勤補給角色的台灣,在軍事總體戰的思維下,資源集中管制、資材節約與代用,給與住宅營團快速重建因戰爭損壞之住宅之壓力。軍方以節約資材角度建立住宅標準規格,所採取的是管制的治理機制,透過資源最大利用手段,對全島居民進行規訓。理想的住宅是建立在標準規格、滿足最低生存限度,能就地取材之節約住宅。並能展現忠君愛國與大東亞功榮圈成員生活模範之住居形象。
戰後在軍事威權體制下公共住宅,可區分為美援國宅與集中興建國宅兩類型。1950~1963年美援國宅的治理目標是提供安定民心的住宅供給,同時作為民主陣線聯盟下新居住標準的示範。以及回應威權政府對於剩餘勞動力運用,與社會維穩之需求。國民政府透過住者有其屋及土地私有化手段,對四民階層進行規訓。理想住宅是快速自助營造且符合核心住宅的標準設計,以及符合西式(現代)小家庭生活景觀之住宅形象。 1964~1975年為拆除有礙觀瞻違章住宅、發展新社區建設,以及吸引民間資本投資住宅產業,以因應都市發展與經濟需求潛在過度積累的結構問題。國民政府改採取集中興建國宅政策,透過都市管制與提高經濟效益等手段,對經濟弱勢族群進行具生產效能國民之規訓與空間區隔。理想的住宅是鄰里單元社區規劃、具最低居住標(基)準且由模距化、預鑄式建造之經濟住宅。以及呈顯出能匹配亞洲經濟崛起均富社會之都市空間形象。1980年代政治解嚴與經濟的狂飆,房價高漲,都市住宅嚴重不足。為了加強市中心活力與提升住宅社區品質。國家決定透過直接興建國宅,來回應中產階市民集體消費不足問題。政府採取更新治理機制,透過都市更新與山坡地開發,對市民進行守法國民之規訓。理想住宅是透過住宅密度與居住滿意度、系統與程式設計、超大街廓設計與舒適的室內之商品住宅。以展現符合起飛都市景觀之社區形象。
在國家治理資源分配過程中,公共住宅治理始終擔綱補救軍事或經濟空間治理不足之角色,而未佔有過優先位置。國家(與技術官僚們)通過空間治理將不同社會階層之人民,將擺放在他們所設想之空間位址上,不斷地透過重新等級化空間,形塑新的社會認同。經過百年來的公宅歷史實踐,臺灣的住居治理仍在自由市場與社會福利供給間徘徊,住者有其屋的緊箍咒,仍然不時束縛著人們對住居意義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