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朝卿,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 / 收錄自《台灣建築史學會通訊創刊號》
楔子
2021年年初台灣建築史學會召開年會時,蒙吳秉聲理事長之邀,為即將創刊的通訊寫點東西。因為通訊帶有會員交流性質,我想或許可以分享個人教學研究生涯中一些經驗而不要寫太嚴肅的學術文章。這幾年,參與各種事物的機會頗多,不一定與建築史有關,常常遇到有人問我,你到底學什麼,你真正的職業是什麼?我的回答經常是:你覺得呢?建築教授、建築學者、建築史家、文化遺產保護者都可,但有些媒體對我以建築旅人、攝影家及作家身分相稱,我也樂於接受。基本上,我自許是一位「文化人」,近四十年來,我的工作就是以文化為主體性的建築史與文化遺產教學研究生涯。會走向這條路,我覺得不一定是必然,但絕對不是偶然,應該受成長與受教育環境有點關係。
軌跡
從小到大,住家附近與學校都是古蹟,小時候的記憶也盡是歷史環境。1975年9月,我進入成大建築系就讀,是建築師夢的開始。成績還可以,卻因為想多看台灣的建築,經常拿著家中的舊相機到處記錄,慢慢地心中浮起放棄建築師夢,但又無法完全割捨建築的困惑。為了解惑,1980年我首次搭飛機,出國進修,到了美國西雅圖,在華盛頓大學圖書館與課堂看到太多成大老師沒教的事,特別是南京中山陵的競圖資料與許許多多的東西方建築史的資料,令我眼界大開,也感受到原來在成大求學期間憑藉著幾本教科書得來的建築史知識真是井蛙之見。雖然在華盛頓大學我唸的是建築設計組,但是我花費更多課外時間在圖書館,希望能補回我在建築史上的不足。畢業之後,我決定用幾個月的時間,親訪美國及歐洲各地主要建築史名作,雖然辛苦,我想讓這些名作透過自己的眼睛與身體的體驗,牢牢的印記在腦裡,也終於能體會到建築歷史不再只是書中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實體。
1983年6月中,我正在歐洲的旅途上,突然接獲家中急電,母系系主任吳讓治教授想找我聊聊。此事導因於我在3月出發旅行前覺得可為台灣做點事,於是寫了一封信給從來沒教過我的吳老,跟他說明成大建築系建築史教學的諸多問題,同時提出我對建築史,特別是西洋建築史,成大該朝向的建言。因為我過去沒修過吳老的課也沒接觸過,覺得信件可能一去無回,就放心的旅行去了。事後才知,吳老看完我的信後就急著找我,但因為我居無定所的旅行,所以聯絡不上。在當年沒有手機的情況下,直到6月才由家人輾轉接上。於是,我匆匆結束還未完成的旅途,從希臘轉機新加坡後,馬上回系上拜會吳老。我依然記得當時我跟吳老的對話不多,不過最後他說:系上剛好有一位老師離職,你要不要試看看。回想起來,這通電話及一場面談,改變了我的一生。從1983年8月起,我在26歲那年,成了系上最年輕的講師,教的是我最想教的西洋建築史,直到2017年2月60歲提早退休為止。
除了成功大學提供一個機緣外,我覺得自己也剛好遇到世界文化潮流改變,進而影響個人思維。畢業於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剛好世界建築發展面臨關鍵性的改變,從現代主義邁入後現代主義與地域主義,讓我成為不是一位以現代主義為主要核心思想的建築學者,地域關懷成為我心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開始於成大任教後,我於1984年成立尺度工作室(SCALE),帶領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老師與學生,到台灣各地去田調,把薪水幾乎花在台灣傳統建築與環境的調查與記錄,但也慶幸的留下《安平建築》(1985)一書作為記錄。雖然在成大教授我喜歡的建築史,但總自覺沒有強而有力的論述觀點是一個必須要突破的瓶頸,因此於1986年再度前往英國,幸運的在愛丁堡大學遇到名師與良師,找到真正目標,更清楚知道方向,也熟讀地域主義的各種流派與理論,建立自己的史觀與論點。留英期間,我決定利用歐洲優勢,走出教室,遍巡建築遺產,也大量寫作拍照,文以記事,圖以記像,養成日後寫作習慣,建構教學研究素材,才能順利出版眾多書刊。
使命
1990年,我再回到成大任教,重新給自己一個使命:讓建築教育更人文,讓自己更國際,也讓自己更本土。在讓建築教育更人文方面,我開始提升建築史教學的層次,為了讓學生印象深刻,善用不同媒介,不僅開始用大量的幻燈片來教學,更用電影場景來輔助,突破了過去建築史只依賴翻印書或盜版書黑白圖片的限制。另一方面,為了讓學生有第一手資訊的書可看,我也企圖讓我教過的課程在最後都能由教材轉化成一本書。為了寫好書,我要求自己走入現場,以自己所見來書寫建築。我讓自己隨時在現場,也隨時在寫,隨時在構思教材如何轉化成下一本書!諸書中,從手稿經多年擴增內容的《西洋建築發展史話》最後為多所建築系所選用為建築史教材,頗感欣慰。另一方面,我也認知讓學生身歷其境的重要性,因此克服困難努力實踐旅行對建築教育的必要性,終於在1994年開始帶有心學習西洋建築史的學生出國,參訪各地世界名作,成為成大建築系首度的國外參觀旅行,更在2005年擔任系主任時,推動海外圓夢計畫,鼓勵補助學生到國外旅行,甚至實習。
在讓自己更國際方面,我鞭策自己走出台灣,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宣揚台灣建築文化遺產,同時也參與英文書的寫作,包括自撰與合撰,讓國際認識台灣建築與文化遺產。另一方面,因有感台灣在文化遺產保存與國際上存有明顯落差,一方面積極將國際文化遺產文獻翻譯成中文,引介給國人,更是台灣最早參「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簡稱ICOMOS)的學者之一。在讓自己更本土方面,我投入大量心血於關懷台灣建築文化遺產,親自調查過的才算數。三十年來,記錄了難以計數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台灣建築,慢慢的累積匯整書寫成不同台灣建築相關的書籍,最後始能以兼顧史觀與史料為原則,從文化主體性出發,以自己熟知批判性地域主義詮釋為論點,2019年出版《圖說台灣建築文化史》一書,完成替台灣建築文化寫史的心願,更是對自己知識體系的總整理。
另外,為了讓建築史教學研究與文化遺產社會實踐結合,我從英國回台後也積極投入文化遺產保存與文化事務推動工作,特別是對台南無怨付出,視為是一輩子的志業。在文化遺產方面,從安平、火車站、公會堂、孔廟、測候所到地方法院的保存,自認是盡了很大心力,其他參與的個案不勝枚舉,更推動「再利用」的觀念,促成台南從國家文學館到美術館等諸多古建築成功活化,也因此於2019年獲頒「台南文化獎」,2021年再獲頒「卓越市民獎」。除了台南外,2007年我也開始關心馬祖,以專業及熱誠關心偏鄉離島,協助文化遺產保存,特別是戰地遺產的保存轉譯再生,2020年因而獲頒連江「榮譽縣民」。談得獎,並非是我有多麼偉大的功勳,但是我之所以要提是因為一位學者因為文化遺產保護與實踐而受到社會的肯定一事,可以鼓勵更多建築史學者,走入海闊天空的社會。
寄語
從1983年8月開始投入建築史與文化遺產教學與研究至2021年,我持續寫作,也在各地持續演講,至今已有數百篇文章與超過90本書,演講也超過數百場。從記錄到保存台灣建築與文化遺產是一條不歸路,理想的夢有時候要很久才實現!但只要堅持,一定會實現!期待大家將建築史與文化遺產當作興趣,保持熱忱,走出象牙塔並走入真實世界,相信你(妳)就有機會可以立足於建築史與文化遺產學術界,也會成為一位受學生與社會肯定的學者與老師。大家共勉之!